十三 李阳冰《三坟记》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字少温,系李白的叔祖。李阳冰工篆书,始学《峄山碑》,精研古文字学,觅其渊源,自成一家。所书《三坟记》苍劲圆润,骨力洞达,是其篆书的代表作,在唐代篆书处于衰退的状态下,篆书名家非他莫属。唐吕总《续书评》谓:“阳冰篆书,若古钗依物,力有万钧,李斯之后,一人而已。”康有为也曾有“瘦劲取胜”之评。

十四 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 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初名琰,字石如,更名顽伯,又号完白山人。邓石如篆书以秦刻石为基础,又广泛涉猎《石鼓文》以及汉篆碑额、瓦当,参以汉隶笔意,笔墨情趣在线条中获得丰富的体现,形成奔放遒劲而不失古雅朴茂的新面目。对秦汉篆书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此为邓石如代表作品之一。

十五 吴让之篆书四条屏 吴让之(1799-1870),江苏仪征人,原名延飏,字熙载,更字让之,号晚学居士,堂号师慎轩。篆书、篆刻取法邓石如。其篆书以长势取姿,圆润通畅,结体工稳而又飘逸舒展,得完白篆法,又独具风格。但其作品中偶有错字,临习时应注意。此四条屏为吴让之代表作之一。

十六 杨沂孙《记刘原父语》篆书屏 杨沂孙(1812-1881),江苏常熟人,字子舆,号咏春,晚自署濠叟。书法尤工篆、隶。其篆书得力于金石与石鼓,又多方取法,熔铸成自己的面貌。他写成篇的篆文,一般以小篆为主,但又不拘泥于一体,往往参有金文的写法,如此幅作品中的“德”、“识”、“有”即如此。此系杨沂孙万年之作。

十七 赵之谦《抱朴子佚文》篆书屏 赵之谦(1829-1884),浙江会稽人,字益甫,号冷君,又字撝叔,号悲庵,别号无闷、憨寮。其篆书早年师法邓石如,后参以北魏笔意,用笔奇特,不拘一格;字体轻松舒朗,劲健有神,别开新貌,并以绘画、书法、篆刻“三绝”著称于世,对后世影响极大。

十八 吴大澂篆书轴 吴大澂(1835-1902),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其篆书取法李斯,中年后参以金文,字形大多以方取势,凝重劲挺,在工整中蕴含者金石气质。这与他研究古文字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此幅作品用小篆体书写,用笔圆润,雍容端庄,在他所留墨迹中甚为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