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873~954),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唐末为秘书郎,五代时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杨少师”。他曾佯疯自晦,所以有“杨疯子”的雅号。书坛以“颜杨”并称。
楷书,为杨氏楷书的代表作。此帖是杨凝式在昼寝乍起,腹中甚饥之时,得以珍馐充腹之后信笔写下的。明董其昌曾为此帖题跋:“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此帖字距、行距均拉开至极限,然而其行气纵贯而舒朗空灵。此外,在单字结体上也独出机杼,或戴高帽,或左右分离,或重心偏移,或轻头重脚,妙趣横生。然一切出于自然,并无造作之感。
草书。内容记述古代医学上的一种按摩法。《宣和书谱》说杨氏“尤工颤草”,此帖可窥一斑。此帖在草书中,还时时夹入一些行书,后人称其为“雨夹雪”。此法始于颜真卿稿书,而杨凝式能融会贯通,使人望之无迹可寻,几入化境。黄山谷曾评此帖为“散僧入圣”,米芾则称其“天真纵逸”。全篇似随意点画,不假思索,用墨浓淡相间,时有枯笔飞白。书字的结势于攲侧险劲中求平正,且行间字距颇疏,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以险中求正的特点创立新风格,尽得天真烂漫之趣。
行草,是杨凝式写的一通手札,似取法于颜真卿的《刘中使帖》和柳公权的《蒙诏帖》,遒劲挺拔而又沉着痛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