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金天观资料照片
2008年5月27日,《兰州晚报》刊登一则报道说从七里河区八里镇崖头村一户村民的土炕上,挖出了两块老石碑,经文史专家邓明先生确认,是属于兰州金天观(现兰州市工人文化宫)的清代文物。其中一块落款是“乾隆九年,岁次甲子,小春月,为重光炼师书于金天观之洗心堂,汾州郭朝祚”,刻有篆书印章。邓明先生说:“小石碑的撰写者郭朝祚,为清代著名书法家,曾任兰州道之职”。郭朝祚官居四品,未闻史书有传。经多方查访,陆续得到关于他的一些讯息,其仕途轨迹渐渐显露出来。
年纪不足三十题写“东坡赤壁”
郭朝祚,号硕斋,生卒年月待考。历仕清代康、雍、乾三朝,官至国子监祭酒,建树颇丰。今人关于他最早的任职记载,见于江苏省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常熟市博物馆馆长周公太先生的《瓦砾斋笔记》:“清康熙间,山西汾州人郭朝祚以云间郡丞来署常熟县事,为政清廉,爱民如子,深受邑人拥戴,称之为‘郭老佛’。在其秩满去任时,士民相率远送,以示敬意。并众议公立一碑,以思其德政。碑刻成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正月,正中镌‘老佛碑’三擘巢大字,书法苍劲雄浑,笔力天成……该碑原位于西门外山前塘维摩寺下院,今收藏于市碑刻博物馆”。推算郭公当时年龄,尚不足三十,得此褒誉,可见其秉政风格。
湖北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自古人杰地灵、才俊辈出,历代客居之士,亦多名家巨擘。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一代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于此,生计陷于困顿。老友马正卿遂为其请于黄州太守,辟城内军营旧地五十亩,以躬耕自养。其地西高东低,民间俗称“东坡”,于是苏轼便以“东坡”为号,自称“东坡居士”。苏东坡谪居期间,纵情于赤壁的山水风月,或泛舟兴酒,或摄衣履岩,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及大气磅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此传唱不衰,黄州赤壁因而享誉神州。郭朝祚离开常熟后,升任黄州知府。他十分景仰旷古奇才苏轼的文采风范,为苏轼所撰、赵孟頫行书的《前赤壁赋》题跋。康熙末年,他在主持重修赤壁时,有感于苏东坡与黄州赤壁的不了情结,作对联一副:“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并挥笔题写了“东坡赤壁”的门额,史家公认“东坡赤壁”由此定名。
武汉汉阳有古月湖,长五六里,东临长江,西至南湖,南抵龟山,北依汉水,湖面原有7200余亩。古月湖风景如画,引人入胜。在汉阳旧方志中,“柳映长堤、板桥花影、古楼钟韵、宵市灯光、荷风曲溆、琴台残月、梵寺朝晖、古洞仙踪”为“月湖八景”,景如其名,恍若仙境。雍正初年,郭朝祚转任汉阳知府时,念士民出行劳顿,主持修筑月湖长堤,堤长245丈,大大方便了百姓观湖赏景、踏青郊游,民间谓之“郭公堤”。曾有游客赋诗赞曰:“大河南岸郭堤悠,柳绿莎青三月头,人面赛花还赛雪,广藤轿子揭帘游。”
郭朝祚为官颇有政声,然却以书画名世。2007年第2期《博物馆研究》杂志,曾刊登旅顺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房学惠先生的文章,介绍馆藏文物———郭朝祚所绘《征西图》。图中署款为:“雍正十一年,宁远大将军少保查公,亲总六师擒贼于古吉儿和硕斋,谨绘图以志。军谘祭酒郭朝祚”。据房先生说,此次战役不见于史书记载,该图可以补历史之阙。
在山东省兖州市图书馆古籍室中,藏有一部著名的古碑帖著作《金石图》的清样稿本,为清代牛运震编撰,该书成稿时间为乾隆八年(1743年),世所独存,弥足珍贵。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金石图》二卷为清代褚峻摹图,牛运震补说。“初,峻先刻此书,上卷名《金石经眼录》,尚未载后汉永和二年《/ 煌太守裴岑纪功碑》。后与运震重编是图,运震始以副使郭朝祚所贻摹本补入。”B郭朝祚即兴作《金天观歌》在甘肃武威,有一座遐迩闻名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藏寺”。公元1247年,元太宗窝阔台的儿子阔端王,与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迦班智达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盟”,从此,元朝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实行行政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阔端王为上师萨班建造海藏寺,海藏寺即成为西藏属于中国的重要的历史见证。清雍正年,该寺住持际善和尚拄杖募化,步行到京求见皇上,请赐《大藏经》,重修藏经阁,倍尽艰辛。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奉政大夫分守甘肃凉庄道、前湖广湖南提刑按察司按察使郭朝祚得知这一壮举,挥笔写下了苍劲峻拔的“藏经阁”匾额,还撰文书写了《海藏寺藏经阁碑记》,以赞颂际善法师的宏愿善举和高尚精神。
郭公一生酷爱诗文书画,流传至今的墨迹和记载,大多为他任兰州道时的作品。
邓明先生曾撰文介绍兰州大钟普照寺(后称兰园,即今兰州市少年宫、兰园体育馆所在地。)为唐太宗贞观中敕建,金代重修,改为普济院,明代肃王再修,清道光时陕甘总督杨遇春复修。山门在今武都路,北界今张掖路。自南朝北按中轴线排列金刚殿、天王殿、大雄殿、法轮殿、藏经楼。东西两侧有配楼、钟鼓楼,东北部为观音堂,亦称槐柏禅院。寺东的大钟楼,建于砖砌高台上,悬“慈海鲸音”匾,系乾隆七年(1742年)兰州道郭朝祚撰书。
兰州金天观系明肃庄王于建文二年(1400年)创建,为甘宁青新最大的道观。殿宇巍峨,劻廊通贯,观内汉柏唐槐,遮天蔽日。郭朝祚游览到此,感其盛景,即兴作《金天观歌》:“金天观里多乔木,黛色阴森无夏暑。大者十围围不周,小者亦复如车毂。状若怒龙喷浊浪,又如山鬼相撕扑。”
除以上作品外,还可以查到他在元朝倪瓒所绘“竹树野石”立轴上的题跋:“乾隆甲子至月,汾州郭朝祚拜观”、在明代苏眉山所绘“墨梅”立轴上题跋:“唤取春风笔底回,冰花轻晕麝煤开。本无一物横胸次,安得槎牙触手来。丙申(1716年)长夏郭朝祚题”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有更多他的作品重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关于郭朝祚的籍贯,有说是江苏长洲(今苏州),有说是满族人,而郭公自称是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市及周边县市)人。经笔者细查,方弄清原委。郭朝祚之父,乃清初封疆大吏郭世隆。《清史稿》列传六十二,有如下记载:“郭世隆,字昌伯,汉军镶红旗人。父洪臣,原籍汾州。顺治二年,英亲王阿济格下九江,洪臣随明将左梦庚来降,入旗,授佐领,分辖降众。累官湖广道州总兵。康熙四年,世隆袭管佐领,授礼部员外郎,改御史。”世隆仕康熙朝四十余年,先后任闽浙、两广、湖广总督。据广东文化网刊载,在广东省肇庆市阅江楼内,现存五通康熙御书碑,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郭世隆将他父子所得康熙手赐摹勒石上。康熙御书碑之二,诗两篇,第二首即是康熙帝于四十四年赐给世隆第四子郭朝祚的。
兰州自古为西北重镇,自公元前214年秦建榆中县,西汉置金城县,至今已历2000多年。其间王侯将相变换轮替,文人墨客恣意张扬,郭朝祚亦位列其中。如今改革开放使兰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得到更多的关注,深入发掘地方上更多的历史、人物,将使我们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