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鹏:草书闯天下
“巧糅汉魏假明清,豪放雄浑神鬼惊。无笔之中求我法,苍山碧海荡金声”,这是我最近为林晓鹏草书所题的一首诗。林晓鹏,原名天民,字子默,1947年出生,辽宁省桓仁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本溪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是当代以草书名世的为数不多的书法家。
林晓鹏草书成就的取得主要得力于好的根底。首先,能巧糅篆、隶、楷以壮其筋骨。他虽然把作草当成终生追求之鹄的,但他并不就草书而习草,而是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在了篆、隶、楷上。他选定《散氏盘》、《张迁碑》、《广武将军碑》等作为立定根基的资本,像习武人练站桩、蹲马步一样,在这些著名法书中汲取营养。《散氏盘》的古朴自然、《张迁碑》的厚重多变、《广武将军碑》的粗头乱服等等在他的笔底获得了新生,他创作的甲骨、金文、隶书、魏碑作品拙厚古朴、灵动开张,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品位。他用这些滋养他心仪的草书,注意将所学所得融入草书之中,为我所用。其次,能善取行草名帖以达其气势。书法中,尤其是草书,光有筋骨、没有气势,也就没有了血脉、气息,神采就更无从谈起了。所以,他注重从古今草书大家身上寻找答案,对张旭的《古诗四帖》、颜鲁公的《祭侄文稿》、怀素的《自叙帖》、孙虔礼的《书谱》等著名法书朝夕浸淫,潜心其中,忘形其间,笔歌墨舞,飞龙走蛇。同时,他也注意从高闲、黄庭坚、祝枝山、徐渭、董其昌、王铎、傅山等草书大家的笔底探究津梁,尤其是明清的粗犷放达、浑茫野逸给了他的草书以凛凛风神。他还能取林散之、沈鹏、聂成文等人笔意,展现时代精神,汲古出新,别开生面。再次,肯下笨功锤炼技法。虽然“技”与“艺”泾渭分明,但无精湛的技法,艺便无从谈起。他读帖临帖,“心不厌精,手不忘熟”、“察之尚精,拟之贵似”、“穷微测妙”,对名碑名帖一一精心揣摩。自习书以来,他一直将《古诗四帖》置于案头,即便是上世纪70年代末,家中小屋仅12平方米,又有火炕置于室内,他只得将此帖钉在棚顶,也仍然坚持日临月摹。如今他虽然已名噪书坛,但一直保持初学时的劲头,春夏秋冬,笔耕不辍。
林晓鹏草书成就的取得还得力于好的心性。他对书法的痴爱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一样。小时候学仿影,家里没钱买字帖,爸爸只好找曾在伪满时做过县警察局局长的林青峰写几页书法,让儿子照临。林老先生遒劲隽秀的行楷一下子吸引了他,使他萌发了一定要写好毛笔字的志向。无论是读小学、读初中,还是读师范,他从未停止过对书法的学习。记得“文革”时他读师范,有一天班主任找他谈话,说他练毛笔字是只专不红,勒令他不许再练,否则撤了他学习委员的职务,他据理以争,不能奏效,结果真的被撤了职,但削职为“民”丝毫没有动摇他继续习书的决心。1980年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在沈阳举办,林晓鹏得到通知后提前5天来看展,令来沈阳的外省书法家如周志高等大为赞叹。此展移师北京后,他又赶到北京再次观展。他对书法的痴情酷好,可以说至今未能稍减。这种执著的热情使他自然能藐视一切困难,在学书作草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林晓鹏出生在大山深处,桓仁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也赋予了他大山的巍峨坚毅,溪水的逸宕灵秀。他常常与山对话,与水私语,为书、作画、赋诗,以抒发对家乡山川的挚爱。“苍山铸志,碧海熔心”,便是他赋就的妙联。像倾慕张旭、怀素一样,他服膺李白、苏轼、陆放翁、辛嫁轩,创作了几百首诗词,颇有“豪放派”遗风,其诗性才情由此可见。他将这种诗性才情熔冶入书,弃俗向雅,尽显诗人本色。
林晓鹏是典型的东北大汉,高大魁梧的身材,红红的脸膛,自然有股豪气。他喜欢自酌,更喜欢与友共饮,喜欢“口渴思吞海,诗成欲上天”的豪放,向往“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了无挂碍,他的许多狂草之作便是酒后所得,可谓本真罄露。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艺术界为金钱红眼、为私利黑心者岂在少数?然而林晓鹏不仗一技之长走穴淘金,不以名位惜身慢人。几年来,他义务辅导书法作者几百人次,资助市书协经费数万元之多,还资助一名特困学生读完大学课程。最有戏剧性的是,他还曾赤手空拳抓偷窥女学生宿舍的持刀歹徒,仁勇品性、壮士侠情令人起敬。
经过多年的修炼,林晓鹏已形成了好的草书理念。他主张草外求草,形质上研习篆、隶、楷,直追古风,承袭古法;精神上师法自然造化,仰慕端人正士。他曾提出“中锋用笔的多样性”,又提出“无笔是用笔的最高境界”,并将这些心得融入草书创作之中。他不蹈前人,不媚时风,草书已初步形成了雄浑豪放的风格。他的草书,点画灵动沉厚,若隐若现;结字开合欹侧,变化多端;行笔如行云流水,随性随机;章法大气磅礴,一泻汪洋,恰好堪用司空表圣《二十四诗品》中“雄浑”、“豪放”之论言之:雄浑——“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豪放——“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他参加全国第三、四、五届书法展,首届扇面展,八届中青展,二届楹联展获能品奖,七届中青展获提名奖和多次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的都是草书,先是章草、小草,1993年以后一直是大草,这样十余年草书“一贯制”,恐怕在当今书坛少有抗行者。
林晓鹏以草书在当代书坛立身,至于能否在书史上留名,还有待于时间的验证。但我始终认定,他若能进一步专注大草,进一步锤炼线条质量,调适心性,强化经典意识,那么在书法的历史长河中,他的作品至少不会很快被湮没。
图附文:东壁图书府 西园翰墨林 通诗闻国政 讲易见天心 位窍和羹重 恩叨醉酒深 载歌春兴曲 情遏为知音
图附文:身高殊不觉 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渡 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 天跃日初熔 半勺洞庭水 秋寒欲起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