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意到见精微
——沈晓英书法篆刻谈概
三晋蕴蓄灵明睿秀之气,毓为才艺之人,必敏而好学,故金石书法蔚为风气。然女性于此艺途中者甚少,而兼善书法、篆刻、理论者更是凤毛麟角,指陈晨星,二三人而已,太原沈晓英当为首选。
沈晓英学书、治印曾得三晋名家吴连城、张颔、水既生、李元茂诸贤指教,博学守正,沉潜悟真,遂艺成名就。她的书法、篆刻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还出版有《沈晓英作品集》、《篆书书写入门》、《篆书百日通》等。沈晓英现为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山西省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太原市书协副主席、国家二级美术师。
一、婉畅典丽,秀润劲健——沈晓英的书法
沈晓英书法属工整典雅那种,篆、隶为其长,尤以篆书为最,甲骨、金文、秦篆、汉缪,涉猎广泛。其用笔婉畅典丽,秀润劲健;结构端严中寓灵动,庄矜中寓雅致。笔者曾见其小篆《虞世南咏蝉诗》(见左图书作),气象典丽,品格娟雅,结字闲逸,用笔精致,整体韵味甚佳,读来如对秋夜霁空、星河丽天。其金文宽厚典正,气息恬淡,如释子观鹤、雅士抚琴。其汉篆厚重挺实,如凝如铸。如其《老子道德经语》(见左下图),结构方整,用笔减弱横画,突出竖画,并以曲线变化,稳健中具活泼之姿。其大章法以轻重虚实及转折方圆的变化增强节奏韵律感,得复归平正之境。沈晓英隶书以汉隶为本,取庙堂气象,合以简牍意趣。其结体际密匀称而略参欹侧之势,行笔缓疾结合,时有牵丝映带,既不失朴茂,又得活泼之趣。
二、神闲意定,刀笔劲遒——沈晓英的篆刻
沈晓英的篆刻风格属秀逸明丽一路,其中尤以古玺与细朱文两种最见心性。其随形印“清雅真难得,功名草芥轻”(见附图)结字安详,方圆兼容,线条细劲柔韧、润泽优雅,用刀优游从容。此印石为随形,边栏凸凹起伏,文为多字,笔画多寡不一,非亲自治印者难知此类印制作之不易。此印刻得睿机熨帖,动静相安,且见刀见笔,于流利中含涩势、细腻中寓快意,诚为可圈可点之作。“大漠风光”(见附图)取法汉印,意态稳健,粘并自然,疏密对比,动静呼应。
三、晓星秋英自绚丽——沈晓英书印风格
沈晓英沉浸书法、篆刻二十余年,如今已届知天命之龄,学养日富,心事渐趋平淡,故能行其可行,止其可止,进退两间,从容中道。我们从其作品以及她所发表的一些理论文章中,既可以看出她在艺术风格方面的追求,也可以见其对待艺术人生之思想。正因为其坚守人品与艺品的统一,坚持传统与时代的合拍,故能取法乎上,不阿今取容于时;立品尚雅,不俯仰勉从于俗。她走在主流艺术的正途中,如干霄之木,其本必深,如朝宗之水,其源必长,非今日书坛一些随风逐浪、描摹时髦、盲目以欺世媚俗为时尚者可比。
笔者曾与沈晓英谈及她今后的书法、篆刻创作发展问题。笔者以为,确立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是决定其更进一步还是激流折回的关键;书法用笔、结体能否进一步强化个性(她的书法作品用笔、结体有着其师承的浓重阴影),篆刻字法是否能更具个性化,是其确立自己独特形式语言与风格的突破口。一个人的艺术水平是需要终生不懈努力的,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攀登,然而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则应随着技巧的成熟而确立起来。假若一个艺术家一生都找不到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则犹如在其人生的旅途中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沈晓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她说:“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其历史的丰厚积淀绝不是人人可以企及的,它需要的是一种境界和高度集中,需要的是一种苦辛的奋斗。我们历来强调文艺要有大视野,作为篆书创作者也应站在更高的台阶和更深层次上,真诚地、踏实地、勤劳地在这一领地寻觅实在,摆脱潜在的阻遏,以确立自己的独立品格,并以独特的手法创造出有独特性的作品。”其所言极是。我们期望沈晓英以更广阔的理论视野和更高的艺术水平来营造她个人的艺术理想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