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出来的境界
——刘一闻书法篆刻艺术概观
人或曰:泥塑是“加”的艺术。那么,我要说:篆刻则是“减”的艺术。当我产生这一理念时,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这则寓言说的是一个小和尚问他的师父,他本人究竟该怎样做才能修成正果。他的师父没有告诉他,只让他自己去体会。小和尚从此更加专心念经,对师父服侍更加周到,待人接物,努力做好。最后,仍不满意的师父点拨他道:“你一心想修成正果,其实心里只有自己。修炼的最高境界是空,应是无我无物才对。”老师父的话对于操刀推管的艺术家来说也一样,彻底减去心中的桎梏,才能步入书法篆刻艺术的最高境界。这句话,别人信不信,我不愿意多管,但我是深信这句话的。
观当代书法篆刻家刘一闻的近期作品,让我越来越感觉到他在篆刻这门“减”的艺术中所创造境界的空灵。在其所刻的《心经》印集中,人们不仅能领略到其单刀诸体边款的飘逸风采,而且能欣赏到其犀利、准确的刻刀法契入印面后所塑造的劲健清丽的个性印风,尤其是欹侧有致的阳文边款,刀笔相融,巧拙相生,线条饱满凝重,点画顾盼生情。在数十年的砚边实践中,刘一闻在篆刻、书法甚至国画领域皆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然其为人仍然保持着当年齐鲁大地所赋予他的优良品质:刻苦、率真并谦和。
刘一闻学书从黄石斋入手,继习晋唐诸家,旁涉大量碑版文字。他有幸得到前辈书法篆刻家苏白、方去疾、方介堪、商承祚等老一辈的亲炙,书风典雅、秀逸,结体空灵,骨力洞达,节奏流畅自然,格调简约清旷。他善于熔古今笔法于一炉,作品以笔法的丰富多变著称。我觉得,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既是笔法的修女,又是笔法概括的大师,同时又永远不会迷失自我,永远葆有书家自身活泼、热辣的点画线条生机。以此为绳,察刘一闻的书法篆刻作品已达此境界,可谓别开生面,自成面貌。这种面貌的艺术核心点就是“空”的精神境界,反映在具体操作上,就是“减”的刀法境界与“减”的笔法境界。
刘一闻1949年生于上海,山东日照人。他曾任全国展、全国中青展评委,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艺术创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篆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其出版著作有《刘一闻印稿》、《别部斋朱迹》、《印章》、《一闻艺话》、《刘一闻刻心经》(赵朴初题签)等十余部著作。已故海上著名书法家赵冷月生前曾这样评介他:“我与刘一闻是忘年交,对他的字与印都很喜欢。刘一闻人品极好,又虚心好学,年纪还轻,就取得如此成就……我看如果把刘一闻作品所蕴藏的清逸之气,比作清代的赵之谦,恐怕也不是溢美之词。”观刘一闻作品,此语可谓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