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绵延数千年而经久不衰,原因就是有一支源远不竭的书法队伍,他们让书法艺术有着无法比拟的永久魅力和天然的亲和力,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这支队伍中,马建国就是在其间进行鼓与呼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他为书法的发展而去真正继承传统并去激活传统。他手中的笔和案前的墨,把起伏的墨线化成情感的律动与心灵诉说,这就是马建国所要在艺术道路上永不停歇的生命追求。
《马建国书法作品集》的扉页上写着的马建国艺术感言:殷殷乡土恋拳拳赤子心构成的生命底色总不改变;悠悠古今情浓浓笔墨韵融就的艺术追求常相伴随。充分说明了马建国对书法的不懈追求。这部书法集凝聚了马建国30年书海砚田中奋斗、勃发产生的力量和心血,也体现了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他对书法艺术钟情旷久,早在30年前,他就开始自学书法,先后临摹了《曹全碑》、《张迁碑》、《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兰亭集序》等名碑名帖。从那之后,他不顾严寒酷暑,临池不辍,将书之魂、墨之魄融之于胸,化于笔端,使他的草书奔放浑厚、节奏蜿蜒;他的隶书隽永峭拔、意境高远。他尤以汉简为基石,在发挥和发展的艰辛过程中,去修建属于自己的艺术宫殿。
30年来,马建国的书法作品流传和展览于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德国等国香港、澳门等地,颇受国际友人和同道的珍爱。主要作品在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美术馆、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江苏省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展览。书法作品被国内外友人及多家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碑林所收藏。先后举办过15次个人书法作品展览和两次书法作品研讨会。书法作品发表于《书法》、《书法报》、《青少年书法》、《中国书画报》、《现代书法》、《青少年书法报》、《美术大观》、《当代美术》、《中国文房四宝》、《羲之书画报》、《当代美术家》、《王羲之研究》、《书法赏评》等报刊杂志300余幅,并有论文发表。传略及作品收入《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大辞典》、《中国工艺美术名人大辞典》等60多部专业书刊。
随着马建国书法作品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他先后被聘为辽宁省青少年艺术大赛《美术书法作品选》编委和《抚顺日报》书画专栏、《少年科普报》书画专栏、《王羲之研究》书法专栏等报刊杂志的特约主持人。
书法是东方艺术中最具有民族特性和艺术特色的,她应该是作者心灵的袒露,自然韵律的流露。书法还是一种自由的创作活动,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特殊感悟,没有对表达手段精到的把握,就没有一个自由的境地。马建国正是靠着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把我国古老的书法艺术传承下来,并赋予了新的现代意蕴。他的第三部个人书法作品集充满着艺术的特色,在强烈的时代精神下,应运出版。

题图为《马建国书法作品集》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