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先生简介
丛文俊,男,汉族,祖籍山东文登,1949年1 月22日生于吉林市,祖籍山东文登。198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考古专业(古文字学研究方向),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评审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历史文献学专业暨古典文化与艺术文献研究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他具有广博的知识,独到的学术思想和方法,长于多学科的综合考证与研究,代表文章有《弋射考》、《诗经农事诗考疑》、《诗经“副笄六珈”古义钩沉》、《周礼“三德”、“道艺”古义校诠》、《鸟凤龙虫书合考》《“战国鸟书箴铭带钩”年代质疑》、《论古汉字形的联想特征与组合原理》等。正误释疑,推陈出新,多有发明和创见。
在书法史研究上,他独辟蹊径,次第展开,系统地整理了考古及传世所见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文字遗迹,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文章,大都为填补空白工作。主要有《论古代文字书体演进的字形基础》、《论隶书》、《论“美史书”及其文化涵义》、《论缪篆名实并及字体的考察标准》、《文献所见魏晋士大夫书法风尚之真实状的考证》、《关于高句丽好太王碑文字与书法之研究》等数十篇文章,著作有《商周金文》、《商周战国金文》、《先秦书法史》等,影响极大。
他在书法文献和书法理论研究上,尤具创意和开拓精神,他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至今尚无人能与比肩。其文献研究的代表如《王僧虔〈论书〉考》、《袁昂〈古今书评〉解析》、传统书法批评“比较分析法”例说》等文章,古代书法评论术语要释25篇,《书卷气考评》等多种专题研究,《传统书法批评的语义系统与词群结构初探》、《古代书法论著的文体、文学描写与书法研究》等综合研究,勾勒出一个全新的学术体系,深得海内外学人的推誉;其书法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如《论书法艺术传统》、《中国书法理论的基本结构及其艺术精神》等鸿篇巨制,极具个性与慧心,其积学卓识,使当代书法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其他如《书法研究与学科建设》、《书法研究方法论》等文章,也极受学者们的关注和赞许。
丛文俊一向以治学严谨,功力深厚享誉学林书坛,坚持无证不信,孤证不立,兼融古今中外学术之长,立一家之言,暨要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力作,还要创开学术风气。迄今为止,他已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其中有二十多篇被海内外学术文集或专业刊论全文转载,据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的统计,其论文总被引排序居全国“艺术学”前十名中。他的“中国古代书法评论词语汇释”和“汉代刻石文字校释”被列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重项目,前者并得到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的资助,使他成为得到该会资助的第一位大陆学者。
目前,由他创立的吉林大学古代书法文献与书法史研究硕士点,已发展为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之完整的高级书法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他和他学生的书法研究,已受到海内外同行和普遍关注,被誉为“丛家军”和“东北风”,在当代书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力量。 丛文俊的书法学习与创作的路子极宽,举凡甲骨、金文、简牍帛书,刻石、砖陶等先秦汉晋南北朝文字遗迹,均有深入的研习和独到的体味,对唐宋以后的传世书家墨迹,刻贴,也曾下过很大的功夫。所以,他能在古文、大小篆、隶、草、楷行等各体书法上,取得全面的成就和广泛影响。他的长处在于深入传统,明晰个性,渊雅脱俗,一如其学其文。他的各体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和名家邀请展,广被收藏、刊录和刻入碑林。
长期以来,他坚持学术,艺术研究与艺术创作的民族化道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本着创意建树的原则,甘于寂寞,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境界常新,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卓越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产生很大影响。
他以书法研究、创作上的卓著成就,先后获吉林省人民政府颂发的“长白山文艺奖”优秀奖,中国书法首届兰亭奖理论奖。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首次授予“德艺双馨”称号、“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中青年优秀会员”称号,第七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刊物均有对他的专题研究和评介;多次应邀到韩国、日本、美国和台湾等地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学等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为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