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原名纯芝,字谓清,小名阿芝,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杏子坞老民,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生于公元1864年,卒于1957年。他是湖南湘潭人,长期侨居北京。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13岁起学木匠,那时雕花,差不多千篇一律,他突破陈规,“造出许多新的花样”。人称 “芝木匠”,1882年他给一家雕花,在主顾家“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非常高兴,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画了半年。齐白石27岁开始绘画生涯,习诗文,刻图章。60岁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日本人和法国人买走了不少。这时期他与梅兰芳相识,第一次风面时,齐白石为梅兰芳画草虫,梅兰芳则为齐白石唱一段贵妃醉酒。他曾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5年,民主德国授于他民主德国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称号,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他和平奖金。卒年95岁。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 。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摹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 “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齐白石(1864--1957),历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度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工诗,诗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我国二十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出版有《齐白石画集》、《齐白石作品集》、《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多种。
评论
在时间上白石老人是距我们最近的一代艺术大师。他出身于农家,做过木匠,其诗、书、画、印兼及其人品,堪称五绝。每每见到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把毕生的精力、情感都投入到艺术创造中,奉献给他的祖国、人民以巨大的精神财富,实在让人敬佩不已,真正无愧于“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伟哉!白石老人。
白石老人的书法得力于李北海、《三公山》及《天发神谶碑》,作品气息浑厚苍劲、生辣朴茂。他的篆书对联写得气势雄伟,波澜壮阔,用笔纵横涂抹,不与点画细微处斤斤计较,反而最佳的效果却表露出来,既有秦汉人的雄强朴厚,又有现代人以古为今的生气;行草书显然得力于李北海,但不取其流美处,专从生辣处下力,写得满不在乎,完全一派自己的面目。
白石老人确实是善学之人,近日我常想“本真”二字深意,当我再次翻看白石老人作品集后,对此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何谓“本真”,那就是把作品的每一个点画线条,都最真实的展示出来,不避丑、不假美,而象唐伯虎、张大千那样的作品表现,实在是不能提倡的。

(1)《白衣大士》

(2) 《千朵浓芳诗》
(3) 《杨柳春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