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扶贫教育 | 笑山川文化艺术中心 | 都江堰市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 | 3D艺术馆
 
首 页 新闻频道 展览中心 艺术商城 艺术家频道 艺术评论 杂志总汇 灌天艺馆 研究分析 拍卖信息 艺术机构 灌天学术委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家频道
齐白石
浏览:3389次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出身木工。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艺专教授、中央美院名誉教授,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度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出版有《齐白石画集》、何借无声》、《齐白石作品集》等多种。所谓“画家书法”一直与所谓“书家书法”有着某种隔膜:专书名的书家往往视“画家书”为“野狐禅”,而工于画又兼精于书的画家却往往对“正统”书家的书法有一种精神上的不满足感。问题的复杂因素不予考虑,直白地说交错的焦点就是,“纯”书家书法法度,故斤斤于此而易失风神意气,“纯”画家书重意气故每轻落于“理法”。虽然意气与理法并不是对立的产物,但毕竟彼此间的内核有所不同。如果说;“画家书”是“写意”的多,则“书家书”是“写法”的多。画家书善造型,书家书讲用笔。法则是“书”的媒体,“神采”是书的本体所寄,所以古人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任何过于走向两极的书者,可能都容易迷失一些有价值的东西。齐白石恰恰是一位重视“神采”与意气的大家,可贵的是他还是“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的真正艺术骄子。
   白石老人“书法得手李北海、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与《天发神谶碑》的最多。写何体容易有肉无骨、写李体容易有骨无肉,写金冬心的古拙,学《天发神谶碑》的苍劲”(齐白石与人谈自书语)。通过老人的自叙可知,他的书法来源多是取法于一些极有性格和创造意识的书家之书法的。一般人眼里的李邕、金农。郑燮书法是只可赏着,     齐白石习金农体书法        不可学习——取法的。然而齐白石却专择这样的书法作为自我创造的“入处”,实又体现了他作为一代大师“艺高人胆大”的能人所不能的胆识与精神。齐白石一生治艺崇尚创造是举世皆知的。“删去临摹手一双”几乎是老人的口头禅。在艺术实践中,他也异常坚定地走着自我认定的艺术道路。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就书艺而言,他下过的功夫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位书家。问题不止于此,齐白石之所以成为齐白石,虽然原由众多,但重要的一点却是,这位把艺术看作生活与生命的老人,永远在勤勉自励和追求真善美的艺术探索之中,保持着艺术家可贵的良心和作为一个有性情的画师那种大爱大恶的“是非”之感。烂漫天真、体物入微、礼赞生命几乎是他一生艺术的永恒主题。没有“爱”,便没有齐白石;没有执着的个性之“爱”,也没有齐白石。齐白石是用“爱心”自如地歌吟他的诗、书。画、印的。因此,如果我们不能以童稚般的“天心”与“真眼”去贴近这位艺术家的心灵,我们就很难理解乃至热爱他的艺术。
  李北海书法对于齐白石老人的影响的确不小。不仅在具体的“书”的形质上十分相似,而且在对“李体”的精神领会上,他的书法也深深刻印着“北海如象”的影子。如果说对何绍基、金农、郑板桥、吴昌硕等人的师法是早年齐白石书法的摸索阶段,至晚年变法以后,这几家的书影几乎抛掷殆尽了。可是李北海书法的雄健清刚、点画爽利、意态夭矫却始终没有离开过老人的书法形神。在行书上,烂漫奔放与稚拙自然交相辉映,气象旷达而排奡,开古来一新生面;在篆书上,点曳自信与布白开合妙合无间,内力腾跃而雄逸,创一家范式。特别是一些画题行书,更是天然成韵,意致可掬。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曾说:“笔墨……讲得最好的是黄宾虹,实践最好的是齐白石。……齐白石的字写得很好,力能扛鼎,齐白石在几十年来的绘画实践中,笔法成就最高。”由此可见,齐白石书法不但不像有人指责的那样——野,而是“笔法成就最高”。李先生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吗?当然不是,如果我们看到白石老人早年所写的学金农楷体书,效吴位老行书,以及师法何子贞的楷行书我们便不会怀疑了。齐白石是深懂传统的现代艺术家之一。他是为了艺术美的创造,可以“甘当走   齐白石行书尺赎       狗,挥之不去”的——对于所有他崇拜的前代艺术大师。齐白石书法不属于钟步古人,所以说过:“苦临碑帖至死不变者,为死于碑下。”对一些非议老人书法不合“古法”者,老人有段话,恰作回答:“凡苦言中使笔者,实无才气之流也”,其爱恶是非,直言不讳,一颗真心直可惭愧无数混迹艺界者! 
  可能是由于情性的缘故,齐白石50岁以后几无纯粹的楷书。老人喜爱见“防性、易表现的行草体势,同时也喜爱开合大、有装饰美感的篆隶体势,事实上,为行为草为篆为隶都已“着我之色彩”,无不强烈地闪烁着齐白石的人格精神与审美理想合一的光芒。严格而言齐白石只擅作行、篆二体。行书的来路已如上述。篆书除直接被法《天发神谶》外,还受到《把三公山》刻石的深刻影响,无论用笔、结字都可以明显找到这些痕迹,但是一经老人之手的融洽,便都吐纳了自我的气息:畅适纵肆而大开大合,疏密对比,反差强烈。这些综合因素,共同构成了其篆书体势的瞟悍、矫健,阳刚式的美齐篆是继吴昌硕石鼓书法之后,独一无二的一种大方美的典范。相形于齐的朴野,清末一些作篆者的萎靡、板滞、巧丽的“典雅”正成反照。齐白石从不讳自己的特立独行,有诗句:‘“当时众意如能合,此日大名何独尊。”并对美学家王朝闻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借人厌烦“酸   齐白石 书联     腐气”,平生以有“蔬笋气”自许。那白石书法在“蔬笋气”之外,反有“雄霸气”,是不是缺少“书卷气”?
  赵之谦、吴昌硕都是追求“书卷气”与“金石气”兼备的,他们的生涯正是文人艺术家的一生,潘天寿是追求“书卷气”、“金石气’与“霸气”的,他也是学者艺术家。齐白石不同,他从一个农民、一个细木工苦学而成为大画师,所以终生以布衣为矜,考诸实际,那是真实的,故有印日“白石屋不出公卿”。这种真实与平淡的寂寞之道并不是人皆能至。所以体现在其艺术面貌上,便是民间艺术的质朴自然与知识素养的文化气息相混合的产物。透过表象,不难发见到那种“野气”乃至“霸气”是富有人情味的真切与真率的露,是骨子里的人格自贵而不是皮相上的随人作计——当然,缺少一种高雅、华美的教养感。 
  “以俗为雅”的审美理想,在齐白石老人的书法作品上自然是隐约体现出来的,一定不如画和待那样显见。但跳跃在行书体势上的“放”的意韵之美,的确是令人感动的。“行”得如意时便“奔跑”,“奔跑”不尽兴便“跳跃”乃至“喝喊”,大概这就是艺术的真实——表现一个活生生的人生百态的真实。齐白石不愿意在艺术中故作“儒雅”,他觉得“儒雅”便不是他自己。然而,他不是狂夫或介之士,他是极有人生境地的严谨的艺术家。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谓清,小名阿芝,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杏子坞老民,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生于公元1864年,卒于1957年。他是湖南湘潭人,长期侨居北京。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13岁起学木匠,那时雕花,差不多千篇一律,他突破陈规,造出许多新的花样。人称芝木匠1882年他给一家雕花,在主顾家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非常高兴,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画了半年。齐白石27岁开始绘画生涯,习诗文,刻图章。60岁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日本人和法国人买走了不少。这时期他与梅兰芳相识,第一次风面时,齐白石为梅兰芳画草虫,梅兰芳则为齐白石唱一段贵妃醉酒。他曾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5年,民主德国授于他民主德国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称号,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他和平奖金。卒年95岁。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 。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摹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齐白石(1864--1957),历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度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工诗,诗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我国二十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出版有《齐白石画集》、《齐白石作品集》、《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多种。
评论
    在时间上白石老人是距我们最近的一代艺术大师。他出身于农家,做过木匠,其诗、书、画、印兼及其人品,堪称五绝。每每见到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把毕生的精力、情感都投入到艺术创造中,奉献给他的祖国、人民以巨大的精神财富,实在让人敬佩不已,真正无愧于“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伟哉!白石老人。
    白石老人的书法得力于李北海、《三公山》及《天发神谶碑》,作品气息浑厚苍劲、生辣朴茂。他的篆书对联写得气势雄伟,波澜壮阔,用笔纵横涂抹,不与点画细微处斤斤计较,反而最佳的效果却表露出来,既有秦汉人的雄强朴厚,又有现代人以古为今的生气;行草书显然得力于李北海,但不取其流美处,专从生辣处下力,写得满不在乎,完全一派自己的面目。
    白石老人确实是善学之人,近日我常想“本真”二字深意,当我再次翻看白石老人作品集后,对此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何谓“本真”,那就是把作品的每一个点画线条,都最真实的展示出来,不避丑、不假美,而象唐伯虎、张大千那样的作品表现,实在是不能提倡的。

 
(1)《白衣大士》

 
(2) 《千朵浓芳诗》

 
(3) 《杨柳春风诗

 

 

热 点 新 闻
邓崇祝书画摄影展在都江堰市奎光塔公园隆重展出
翰墨薪传文明家风——都江堰市首届书法临帖暨书家规家训展开毡
“都江堰市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撤县建市三十周年书画展”
都江堰市举行“书香校园、百花迎春”书法展
都江堰市政协副主席周中国带领艺术家送文化下乡——进社区
都江堰市美术家协会年会暨2016年美协工作总结会
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2016年会暨2016年书协工作总结会
都江堰市2016年年度美术作品展开幕
美丽家园——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展在市文化馆展厅隆重展出
“为了和平 铭记战争——都江堰市纪念抗日战争胜都利七十周年书画展”在奎光塔公园圆满闭幕
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2014年年会举行
都江画院六人国画展在都江堰市文化馆和奎光公园开幕
2013年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年会暨“青苗”活动
陈志才“天府·水韵”个人画展在都江堰文化馆隆重开展
2013年都江堰市“艺术家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市中兴镇拉开
“金秋之馨”——都江堰市政协书画院首届书画作品邀请展开展
大美灌县古城美术作品展在都江堰古城区顺利开展
成都文艺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暨成都文艺志愿者进基层服务启动仪式现场
都江堰市第五届文学艺术成果奖颁奖仪式在当地文化馆隆重举行
追思著名文艺学者李启明先生
特型演员徐廷阳先生来到青年书画家宋孝强的艺术工作室
首届北京书画礼品展销会
都江堰市美术家协会2013年年会
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2012年年终总结大会
搜尽奇峰——20世纪中国山水画展
天心月圆--四川花鸟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山情水意)都江堰市第二届油画展
“迎中秋-庆国庆”——美术、摄影展
曲院风荷<荷花二十四品>陈滞冬-秦天柱专题画展
清风雅韵——诚青道人书画展
《抗震壮歌》大型陶板壁画墙亮相都江堰
中国都江堰﹒阿联酋文化艺术交流展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南宁开幕
东方既白 大家云集迎盛会
第四届美术报艺术节25日相约东莞
全国2500个博物馆将免费开放
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图 片 新 闻

艺术机构导航
中国书法家协会 | 中国美术家协会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 |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 | 都江堰市美术家协会
蜀人墨社 | 锦江画院
名 画 欣 赏
 
摄影图片欣赏

诗 词 天 下
 
 
 
收 藏 拍 卖
艺术文章
刘太宗的书法艺术观(一)
刘太宗的书法艺术观(二)
刘太宗的书法艺术观(三)
失败的赢家──观范曾官司有感
艺术品又创“全球最贵”——卡塔尔王室以2.5亿美元
关于我们 | 服务声明 | 艺术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Email:37790145@qq.com(总编信箱 )  热线:028-87247917   编辑QQ:37790145

地址:四川都江堰市奎光西上63号灌天艺术网   邮编:611830  

灌天艺术网www.cnsdm.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2    蜀ICP备12001825号-1

支持单位:都江堰市文联   都江堰市美术家协会  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   蜀人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