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国家艺术网 2016/9/1 作者:李军 地点:北京
名家点评
陈胜祥的画,画面如水,如火,如天,如地,扑朔迷离,却又静谧祥和,如入道家的天人合一,超脱忘我的精神境界。
——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勤瀚
实力派画家陈胜祥的画面如:弦外之音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90高龄林筱之
陈胜祥的作品变幻莫测,他对色彩的敏感和色彩的搭配有着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在观察他的作品时,他的线条不停在脑海里穿梭,挥之不去。作品的层次、和意象感是他的最为高明之处,在似有似无中游离,在虚实中相应而生。
——《中国艺术大家》编委会主任刘阳
抽象绘画一直以来都是难以融入东方审美,但是陈胜祥先生的抽象作品却是个例外。陈先生的作品不仅载体是中国传统绘画所用的宣纸、毛笔、水墨、水粉,在表现意境上更是展现一种传统笔触下的东方美。
陈胜祥先生的作品不一定很大,但是却足以震撼人的心灵,这是99%以上的画家毕生追求却难以做到的。
陈胜祥先生的抽象绘画毫无疑问是开创性的,假以时日,这种“震撼人心的东方抽象之美”或将成为世界的审美语言。
——中国国家艺术网总编辑、评论家钟文
陈胜祥作品《红绳子》76X76cm
整个美术史的发展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期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烂若星河。然而,能在美术史上留下姓名者可谓寥若星辰,19世纪出现的抽象艺术,在西方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般意义上说,抽象艺术现是西方现代美术中特定的美术思潮和流派概念。一提起抽象画,人们自然会想到西方的蒙德里安、康定斯基、波洛克和赵无极、朱德群等艺术大家,他们的作品在世界美术史上曾占有一席之地。今天介绍的是一位激情奔放的实力派抽象画家——陈胜祥。
抽象画就是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而又具有强烈的形式构成面貌的绘画。是泛指二十世纪想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而言,包含多种流派,并非一个派别的名称,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持续演进而来的。但无论其派别如何,其共同的特质都在于尝试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20世纪,西方出现了抽象画,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有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从而变现出时间的持续性。19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抽象画衍生的各种形式,成为二十世纪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陈胜祥作品《好兆头》76X76cm
陈胜祥的抽象绘画,特别之处是在宣纸上用颜料、毛笔等工具,采取国画、粉画、油画的技术创作,让人惊叹。件件充满激情,充满活力,才气四溢。多年来,陈胜祥潜心研究,认真创作,并在绘画创作研究出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今日欣赏刚刚创作的一批佳作,又是让人眼前一亮,风景、人物、自然景物等均成为其创作对象。如《春光》表现的是假日人们结伴大自然中享受好的春光美景时的心情。作者通过扁舟、人体、树林等物体的变形,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凝聚》通过大跨度、大笔触描绘体现一种健康向上,奋发拼搏的强健体质,大块面的人体后背,蕴藏着即将爆发出的创作力量。《缠绵》则以两只蜗牛相互依偎,运用明快的色彩,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抓拍自然界经常的瞬间。近年来,陈胜祥创作的现代抽象画先后在报刊、展览会上亮相,并吸引了许多资深收藏家的法眼。
陈胜祥作品《沉思》76X76cm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才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一个人若能成就大事业,除了专业素养外还需在思想、情操、学识、生活及人格等方面多下点功夫,否则只能成为匠而非家。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道德责任以自觉自愿地承担为最高境界。为此,早年陈胜祥向我国水粉画大师吴君琪学习绘画时,吴老常谆谆教导他学画要立人立德,创作就像吃青菜,越新鲜大众越喜爱。为此,陈胜祥每幅作品都来源生活,构图从不打草稿,兴致来时直接抓笔用线条、色块来直抒胸臆。有时一幅作品完成后,他常常表现的有点激动。
陈胜祥作品《玉泉宫》76X76cm
晚清美术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凡物之文见乎外者,无不以质有其内也。内容是灵魂,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舍本求末,为形式而形式。如果热衷于形式上的炫技,而内容浅薄空洞,会导致金玉其外。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是相互交错,同时又是个艰巨复杂的劳动过程。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是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结果。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持续20多年常销不衰,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身处逆境而不气馁,实现自我价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家以其高尚的人格与精神境界,完成了对个人现实的超越,从而抵达崇高的审美境界。因此可以说,好作品是生活泡出来的。
人物名片:
陈胜祥先生近影
陈胜祥 笔名大德,1961年出生,南京人,祖籍江苏泗阳,实力派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大家》艺术顾问、牛津艺术学院特聘客座教授。
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刊物、及省市报刊杂志重点推介。2014年作品被长三角道教论坛及江苏省第二届道教艺术节组委会永久收藏并编入《书画作品集》出版发行。作品《烟误娇娆》被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香港美术报》永久收藏。2014年8月15日被邀参加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特刊。2015年4月入选中外当代名家联展,2015年5月参展深圳城市艺术博览会,荣获《最佳原创奖》。2015年11月作品入选《中国艺术大家》并荣获金奖和银奖。2015年12月作品肖像正式被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大家主题《中国邮册》收录并公开发行。2016年1月作品获邀中国香港美协深圳展览馆精品展。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刊物、及省市报刊杂志重点推介。
作者系东方卫报《东方艺术周刊》主编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