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我党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战略部署。
《决定》在第四部分中以较大篇幅提出了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的发展要求,并且指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才是优秀作品?《决定》认为的基本条件是:必须是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能够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作用的作品,才是优秀作品。这样的作品越多越好,才能体现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品的优秀与否,还具体体现在:一、正确的创作方向,即作品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二、作品的思想立场秉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作品的内容以人民为中心,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三、作品需要取自社会生活中的素材,并且升华提炼主题,同时具有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特点。为此《决定》提出实施精品战略,组织各项重大创作工程等举措和抓手,同时要求营造出人才、出作品的良好环境氛围,为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提供优裕的条件。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事业的决心,尊重人才、尊重艺术规律、尊重艺术家创造劳动的政策方针和社会共识,也是中国文化建设在进入新世纪以来获得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进而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有利条件和必然趋势。
回顾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即使在经济条件还处于并不富裕、广大民众还在为基本温饱奔忙、国民文化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对文化建设、文艺创作生产给予了积极的扶持与投入。三十多年来,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主要表现在广大文艺工作者思想观念获得解放,文艺家的创造精神得以充分释放,文艺界呈现积极向上、创新发展、全面繁荣的喜人景象,文化艺术新产品大量涌现,文艺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文艺服务群众的能力显著提升,文艺领域改革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大,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文化产业得以健康发展,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以保障,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但是,对于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当今世界境遇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当代中国文化领域,仍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除了宏观层面的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外,在文艺创作生产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一些地方、单位部门、包括文化艺术领域的从业人员对于文化、文化建设、文艺产品意义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文艺领域某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观、道德观滑坡沦丧的现象时有发生;舆论引导时强时弱、文艺批评的声音不够响亮,娱乐主义,经济效益至上等倾向侵蚀、蚕食严肃健康文艺,文艺创作和行业活动量大于质等现象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忙于任务、热衷效应、注重业绩等心态导致的文艺创作心难以静,思难以清,气难以定,作品难以精,使“十年磨一剑”几成艺坛绝唱;不少活动人、财、物没少投入,看着热闹,看似没闲着,但热闹过去,难以积淀下有价值的成果;形式大于内容,缺乏深度,缺乏想象力的任务创作,应景活动,使作品速生也速朽,缺乏积累的价值,更惶论深入人心;某些行业部门出现的盲目花钱、重金包装的弊端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投入少了当然不行,投入多了也未必行;文艺创作中的“三俗”和“假、恶、丑”不管肯定不行,但是拔苗助长式,时有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不恰当干预也未必有利于优秀作品的产生。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和艺术创作者,我真切地感受到三十年中国文化建设的巨大变化,一方面为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欢欣鼓舞,另一方面也认为文艺创作当下存在的诸多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三十年前,文化、文艺事业、产业初步发展,我们有心、有人,但投入不足;前二十年,文化、文艺事业、产业活跃发展,我们有心有力、投入不断增加,但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意识和能力没上来;当下的十年,文化、文艺事业、产业蓬勃发展,我们有心、有人才、有大投入、有市场,但是作品的道德境界和想象力、原创力却体现不出来;未来十年,文化、文艺事业、产业大发展、大繁荣,预期市场将前景可观,我们能够为这个时代,为人类文明建设留下多少让后人骄傲的精神财富,这是当代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挑战。
中国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一个“联”字,道出了责任、目的和方法。说到底,是靠党的文艺方针“联”,靠事业“联”,靠感情“联”,靠品牌活动“联”。联络了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服务天——国家,服务地—广大基层民众,服务对外交流和国家软实力形象打造,服务“家”和“者”的根本同时也在于服务“优秀作品”的创作生产,没有优秀作品,“家”和“者”的价值就难以体现,服务天、地和对外交流就难以可持续。一个时代,没有或缺少好作品,文化历史将黯然失色,思想精神财富将无以承载,民族特色,中国精神也罢,时代强音、喜闻乐见也罢,道德教化、文明传承等等,就容易流于口号和愿望。因此,好作品是硬道理。《决定》所指出的“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标志就是优秀作品”,说到底,务须要先有新品泉涌,才有妙品加工,继有神品磨砺,始有精品造化。优秀作品不在多,在于好。但愿全社会都来关心总书记报告中强调的支撑文化强国大厦根基的优秀作品的创造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