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荣 上海是一座有雕塑历史的城市,不管是在解放前,还是在解放后的一段时期里,建立的雕塑大都是纪念像。所以在人们的印象里,雕塑就是纪念像。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城市雕塑”这个名称,虽然这个名称对室外雕塑的定义并不确切,但是它预示了城市将热情地把雕塑拥抱进自己的怀里,雕塑从纪念碑的圣坛上走了下来,成为一种城市景观的公共艺术。 多元化雕塑象征城市开放 有人说,开放是现代城市的本质。那么雕塑的多元化无疑是城市本质的一种体现。1984年,在虹桥开发区落成的一座不锈钢喷水雕塑《嬉水少女》,可以说是在国内首先使用不锈钢制作雕塑的“始作俑者”。这不仅是对材料的解放,更重要的是拓展了雕塑表现的手法及创作观念。从新世纪里建成的浦东世纪大道上的《东方之光》到南汇临港新城的《司南》,在这些大型不锈钢雕塑中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合奏的美妙与精彩的旋律。 曾记得,当一直站在淮海中路、茂名路口的青铜雕塑《打电话的少女》有一天突然失踪了,竟然引起了全市人民的关心,雕塑在城市中的亲情作用凸现了出来。这一“事件”使得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像风靡一时,在公园、广场、步行街,乃至居住小区里经常能够与它们见面。 开放必定是多元的。漫步新上海滩,抽象雕塑、活动雕塑、彩色钢板雕塑异彩纷呈。耸立在浦东滨江大道的雕塑《抚今思昔》,就是将当年上海船厂遗留下来的一只大铁锚摆放在江边,铁锚的现成品特性使其成为一件典型的“大众艺术”作品,它以本身的历史感、沧桑感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变迁。 随着罗丹的《思想者》、凯撒的《大拇指》、阿曼的《飞跃的马》等世界级大师的作品落户上海,来自美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当代雕塑家的作品纷纷在都市里亮相,引得“欧盟牛”和“巴迪熊”也来沪玩了一圈,体现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文化气质和广阔胸怀。 老雕塑更新延续城市文脉 上海解放后幸存的一些雕塑,包括建筑物上的装饰雕塑,在“文革”初期即遭受到破坏和拆除。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上海的一些部门自觉地着手被毁坏的雕塑的恢复和重建工作,首先是闸北公园里宋教仁像,接着是汾阳路三角地的普希金铜像;在90年代中又恢复了邮电大楼钟楼两侧的高浮雕《通讯之神》,浦东发展银行(原汇丰银行)大门口的一对铜狮子也复原就位,上海作家协会小花园里的半裸女人体石雕像《普赛克》从地底下起死回生;2000年后,友邦大厦(原《字林西报》大楼)檐角上的八尊裸体力士像从被封闭了三十多年的水泥中剥离出来,还原了建筑物的原貌。作为城市文脉的一种体现,这些老雕塑的恢复和重建,为半个世纪前的上海保留了一段有形象可见的历史。 多形式雕塑成为城市风光 继以雕塑为特色的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东方绿舟知识大道建成以后,利用废弃的原上钢十厂冷轧带钢厂房改建成的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成为一处陈列、收藏、研究雕塑,特别是当代雕塑的专门机构和展览场馆。2006年,上海又诞生了首座雕塑主题公园——长寿公园,开园伊始就汇集了18组25件中外雕塑作品。连续七年举办的“南京路步行街雕塑邀请展”,以及“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等大型流动性室外展示,在探讨“雕塑与城市对话”这个话题的同时,也为公共场所和商业步行街带来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城市雕塑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从创作观念到展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出雕塑已不单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艺术载体,也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的装饰品,它是一种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体现城市精神,能够与现代城市人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公共艺术。上海城市雕塑30年来的变化,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文艺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作者为上海市美协副主席)
Email:37790145@qq.com(总编信箱 ) 热线:028-87247917 编辑QQ:37790145
地址:四川都江堰市奎光西上63号灌天艺术网 邮编:611830
灌天艺术网www.cnsdm.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2 蜀ICP备12001825号-1
支持单位:都江堰市文联 都江堰市美术家协会 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 蜀人墨社